English

北京交通拥堵大揭秘

2000-08-30 来源: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曹茜 我有话说

北京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,道路修得越来越多,百姓有口皆碑;而市内交通越来越堵,市民也是有目共睹。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原因何在?有人一言蔽之:因为道路的增长速度赶不上车辆的增长速度,路少车多,必然拥堵。这话看似有理。但细细一想,又感到缺乏说服力。以日本东京为例:东京的车辆是北京的3倍,道路则仅比北京长1倍。要说“路少”,东京更甚。然而众所周知,东京交通的拥堵,并不比北京更厉害。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北京交通如此拥堵?记者近日就北京路与车的现状及发展走向采访了几位交通运输专家。

环路解决不了北京的拥堵问题

与世界许多城市一样,北京用修环路的办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,而今二环、三环早已修通,四环路明年也将告竣……但交通专家说,环路并不能根本解决北京城内的拥堵问题,北方交通大学城市交通研究所所长邵春福告诉记者,环路又叫城市快速路,在城市规则中是属于城市对外交通的一部分。城市交通一般分为内内交通、内外交通和过境交通。内内交通是城区之间的短距离的交通,环路对内内交通的作用不大,它解决的是对外交通,比如从北京去外省或经过北京的车辆交通问题。他举例说四环路通车后,从密云去房山就可以经四环通达,而不必途经市区,从河北去东北的车也不必穿越北京城区,从四环或五环就可绕过。据了解,北京路上行驶的车辆有相当数量是这些过境车辆,环路将这些车辆疏散,自然会对市内交通压力有所缓解。

环路还有一个作用,比如你要去北京站,可以从二环走而不必走内环,如果二环不能还可走三环、四环,环路可以给车辆更多的选择余地。但是对于车来说,重要的不是绕,而是通。另外,由于北京特殊的城市历史,古代多方形的城区且故宫在中间,使南北贯通的路很少,只能修环路,但目前北京环路的缺陷就在于,环与环之间可衔接的路太少,这种可衔接的路就是发散性的路。

北京应多修发散性的路

北方交大交通运输学院纪院长认为,理想的城市路应是由市中心向外发散,而发展的点必须用路来连接,这样路才会互相通达。

目前衔接二环、三环的路有京昌、京石、机场高速路等,多为高速公路,由于高速路要求出口不能太多,再加之收取费用,使许多车辆不愿行驶,像西北方向二、三环衔接的路便只有白颐路,使得白颐路车流量太拥堵异常。

车辆不可能只在环路上转来转去,它必然要向市内行驶或向市外行驶,北京应该多修几条通行能力比较大的路来承担环与环之间的衔接,使车辆能够自由、顺畅地上下环路,使环路与内环道路有机、有效地得以使用。

四环路明年全线贯通,公路一环已开工建设,还有建设中的公路二环、已动工的广安大街、将动工的城市轻轨……这些新建道路能否解决北京的交通现状?北方交大交通运输学院纪院长称,应该说只能缓解市内交通的拥堵,彻底解决拥堵应该是环路与放射状道路的有机结合。

那么北京还要修多少路才能畅通无阻?专家认为,如果北京只是在平面上修路,永远无法解开拥堵的困扰,北京应该发展立体交通。

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立体交通

北方交大城市交通研究所所长邵春福说,作为上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,北京目前的交通综合运输体系过于单一,只有平面交通无论如何不能满足城市交通的需求。

据了解,世界上许多大城市都采用多元的道路交通来解决拥堵问题,尤其是发展立体交通。即不光是修路,还有地铁、城市轻轨、空中电车、城市高架快速路。目前北京虽有地铁,但运量有限,且没有形成网络。即将开工的轻轨,因为是向外环行,恐怕很难对市内交通起作用。而且北京修地铁,成本昂贵。邵春福认为,不妨可以考虑在环路的中央隔离带上建设城市高架桥,路上有路可以有效地缓解交通问题。北方交大交通运输学院的院长纪嘉伦则认为,高架桥会对城市景观有影响,还是应该考虑走地下,但不一定就是地铁,而修建多条相通的地下通道,只有机动车通行,既可以减少噪音污染,又可以高密度地输送车辆。

据了解,目前北京的车辆增长速度在15%—20%之间,而道路的增速不足10%。修路需要周期,自然无法追赶车辆的猛增。只有控制机动车的增速,才能改善车路关系。专家认为,强制性地限制人的购车不现实,只有大力发展顺畅的公共交通,诱导人们放弃自行车和在市内行车,才会从根本上缓解路与车的矛盾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